首頁 >識物 >文章 >【團購眾測】黑曼巴最后的舞步 · NIKE KOBE 11 ELITE 評測!
初來乍到,首先感謝虎撲眾測給予我測評和展示的機會以及贊助商小石頭體育的支持。
隨著科比對陣爵士傾其所有砍下60分,黑曼巴的NBA生涯就此畫上了句號。
科比的職業(yè)生涯無疑是一段足夠使我們所有人頂禮膜拜的傳奇,而科比系列籃球鞋,則可以使我們親身感受這段傳奇。
似乎每一款新的科比戰(zhàn)靴發(fā)布,都會引起一些轟動,其中有很多帶有貶義的聲音。與前幾代類似,單從外表來說,從KOBE8的低矮的鞋型、KOBE9的直插云天的鞋幫、KOBE10的平庸到無法接受的顏值到如今酷似足球鞋的ZK11的外觀,我們大都很難對他們一見鐘情。大部分人都會說:What the hell you think?
但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和剖析,會覺得他們越來越順眼,甚至逐漸愛上。日久生情這個詞在適合不過了。
下面就讓我來向大家分享這雙伴隨科比征戰(zhàn)最終傳奇的戰(zhàn)靴。
KOBE11是科比的新一代戰(zhàn)靴,依然采用了低幫的設計,低矮的鞋身感覺酷似足球鞋。筆者拿到的是一雙BruceLee配色,原后跟的四條橫線被設計為四條兇狠的爪痕,與KOBE 5 BruceLee的細節(jié)設計保持一致,但不同的是KOBE10的爪狠采用了精美的刺繡,質感更好。沒有買到KOBE 5李小龍的朋友可以在這雙鞋上找到一些情懷。
鞋面采用了新一代的Flyknit科技,在原有Flyknit的基礎上混入tpu編織線(類似釣魚線),加強了鞋面的耐久度和支撐性。
中底科技我們見到了插入式lunarlon鞋墊的回歸,鞋墊前掌采用free理念切割紋理,后掌zoom氣墊。與之前的鞋款不同,鞋墊之外取消了中底的一體化設計,將外底與鞋面直接連接,這樣的設計減輕了一些重量同時采用美如畫半透明鞋底,可以看到中底鞋墊。
這種插入式鞋墊在科比系列中始于KOBE 7代,在之后不斷進行改進,8代開始嘗試新一代Lunarlon鞋墊,而9代開始在增厚鞋墊的基礎上有了前掌的切割紋理,KOBE 10代中雖然沒有使用鞋墊,但是在Lunarlon上落實了Free理念,于是我們看到了KOBE 11的鞋墊,精確細致的Free理念以及后掌Zoom的完美搭配。并且7代的防滑鞋墊也在此次回歸,指壓板式的防滑顆粒終歸要說拜拜了。
測評場地:塑膠球場
測評人身高:178cm 體重:66kg
位置:得分型雙能衛(wèi)
擅長打法:突破后急停跳投
為了更直觀的展示此鞋的性能,筆者將對球鞋的5個方面進行評測,每項滿分10分,五項分別為:緩震性,保護性,舒適性,反應性,抓地力。
緩震性:8分。在中底配置上KOBE 11與KOBE 10保持一致,前掌采用FREE理念的Lunarlon,后掌ZOOM氣墊。但在呈現(xiàn)方式上,KOBE 11采用了與KOBE 9類似的插入式鞋墊的做法,將中底科技嵌入鞋中。除此之外,KOBE 11舍棄了中底,采用了一體式設計設計將外底與中底直接結合,使KOBE 11在重量上優(yōu)于前作。KOBE 11后掌ZOOM的嵌入方式與KOBE 7保持一致,并且筆者在穿著過程中明顯感覺后掌ZOOM的腳感要優(yōu)于KOBE 10的可視ZOOM和KOBE 7,并且出現(xiàn)在KOBE 10上后掌ZOOM鼓包的問題也不會出現(xiàn)在這雙鞋上。KOBE 10前掌略微柔軟,后掌緩震的實戰(zhàn)感受很到位。
保護性:7.5分。在酷似足球鞋跑鞋速度感的外表下,有不少朋友會對它的保護性產生懷疑,這樣的懷疑在歷代科比戰(zhàn)靴上都會出現(xiàn),而這雙鞋同樣的以實踐給予回應。穿上實物,可以明顯感受到新一代Flyknit給予雙腳的貼身保護,這種安全感在以往科比系列中是前所未有的。新一代的Flyknit加入了TPU編織線,在重量大致不變的前提下獲得了更好的支撐性和包裹性,因此KOBE 11的鞋型較為狹長,腳肥的朋友建議在實體店試穿后再進行選購。由于產品的定位和科比的要求,KOBE 11依然采用了低幫的設計,鞋幫填充較為厚實,有安全感。不過在KOBE 11中并沒有發(fā)現(xiàn)采用碳板之類的穩(wěn)定科技,在我看來這并不是閹割了產品的保護性。由于產品的特殊定位,KOBE 11的設計理念強調了自然律動,因此傳統(tǒng)的難以彎折的穩(wěn)定裝置自然是要舍棄了,而對于無論是職業(yè)運動員或是筆者這樣業(yè)余愛好者來說,即使沒有這些穩(wěn)定裝置也依然可以通過自己本身的肌肉強度來保護自己的雙腳,球鞋也不是越堅固越好,每個人的穿著喜好都不同,筆者鼓勵大家根據(jù)自己的穿著習慣和身體狀況來選擇球鞋。
舒適性:9分。科比系列在舒適性上一直有著不錯的表現(xiàn),這點在KOBE 11上延續(xù)下來,貼合雙腳的Flyknit,中底lunarlon與zoom結合的出色腳感,并且自然律動的設計理念讓這雙鞋無論是刷街還是實戰(zhàn)都帶來了出色的舒適度。在后掌ZOOM舒適度方面我要吐槽一下前作10代,由于氣壓厚度沒有的盜號的控制,在穿著走一定距離的路程后,后掌會感覺非常酸,這點在11代上得到了改善。但是由于Flyknit的強度提高加上低矮的鞋面,對于腳肥或者腳背高的朋友來說,難免會造成一些壓迫感,我認為這是由于產品定位決定的,并不是缺點,這方面同上所說,去實體店試穿后選擇適合自己的尺碼。同時筆者建議刷街的時候鞋帶稍微松一下,KOBE 11的鞋帶長度很適合將鞋帶松開不系鞋帶穿著,而且鞋帶材質不錯鞋帶不會輕易松開。
反應性:9.5分。在印象當中有不少球鞋采用了插入式鞋墊設計,但能取消中底填充讓鞋墊與外底親密接觸的只有KOBE 11。取消了中底傳統(tǒng)的中底填充和布料,得益于這樣的設計,使得外底與鞋墊緊密相連形成一個整體,讓KOBE 11在實戰(zhàn)當中擁有出色的貼地感,前掌柔軟但沒有拖泥帶水。在筆者看來,KOBE 11的反應性不可能像AJ XX9 XXX那樣用爆炸形容,但完美的科技結合使得人鞋合一的理念在KOBE 11上實現(xiàn)。
抓地力:9分。在KOBE 11上,精密的動態(tài)外底紋理使球鞋具備了不錯的抓地力,在測試的塑膠場地當中沒有出現(xiàn)明顯的打滑現(xiàn)象,在家中的地板上模擬了室內場地的情況也沒有出現(xiàn)明顯的打滑。抓地的性能具體實踐在筆者看來,需要看每個人的身體狀況、打法以及場地的情況來評判,筆者曾經穿著KOBE 10在布滿灰塵的室內場地板實戰(zhàn),會出現(xiàn)高速變相中打滑的現(xiàn)象,KOBE 10的抓地力幾乎是最好的了,所以說想要真正感受球鞋的抓地力,除了迅猛的身手外還需要一塊養(yǎng)護得當?shù)膱龅?。老生常談的耐磨問題這里按下不表,最后提一句,KOBE 11的耐磨與KOBE 10差不多。
綜合得分:8.6
總結:作為陪伴曼巴征戰(zhàn)NBA賽場的最后一雙鞋,可以說是在中規(guī)中矩的基礎上有所創(chuàng)新,并沒有我們想象當中的驚艷,但也帶給了我們一下些驚喜,是一雙值得購買的鞋款。如果不出意外,這將是科比NBA職業(yè)生涯中最后一款球鞋,在我看來之后科比系列會不會繼續(xù)推出鞋款這不重要了,至少在我們記憶當中伴隨著黑曼巴的舞步而跳躍的鞋款,到此就畫上句號了。我覺得趁這個機會入手一雙曼巴舞步的絕唱再好不過,畢竟青春只一場。
用戶0325967444